Search

【口罩國家隊成員,被查出以中國製非醫療用口罩混用】
 
口罩國家隊爆發以中國製非...

  • Share this:

【口罩國家隊成員,被查出以中國製非醫療用口罩混用】
 
口罩國家隊爆發以中國製非醫用口罩混用的重大違失事件,衛福部食藥署今(9月3日)說明,接獲新北市藥師公會通報,發現來自加利科技八里廠的實名制口罩有簡體字樣標籤,實際現場查核發現,加利科技在今年8月輸入約337萬8千多片非醫用口罩,在廠內分裝改標以醫療用名義混裝銷售。

食藥署品質監督管理組組長遲蘭慧指出,接獲新北市藥師公會通報後,透過政風處,會同台北市調查處及新北市衛生局昨夜至工廠查核,現場查獲標示「平面型非醫用一次性防護口罩」(已印有該公司Carry mask鋼印)的大陸進口產品及相關進口報單,以及已經分裝改標的實名制醫用口罩成品,因此依《藥事法》勒令停工,並停止出貨。

遲蘭慧強調,因為加利科技已經嚴重違反GMP(藥品優良製造作業規範),最高可開罰200萬元,將持續清查該公司口罩產品流向,檢調也已介入調查。
 
■國家隊傳出偽劣口罩問題,疫情指揮中心8月即展開專案會議
 
由於市面上與販售通路持續反映,國家隊供貨的口罩有瑕疵或劣質等問題;非國家隊的醫用口罩也有不符標準的狀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早在8月初即開始召集會議「清查偽劣口罩」,針對疑似不合格的口罩送進實驗室檢驗。一名官員透露,這次查到加利科技將中國製口罩混用於實名制口罩,即為正視各地方藥師公會通報後的查緝行動,這是6月口罩市場自由化後,得面對的問題。

口罩國家隊是在今年疫情最嚴峻的2月初,由前經濟部長、現任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召集工具機、口罩廠、原料廠組成,截至8月底為止共54家口罩廠,由衛福部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發出口罩徵用書,將所有口罩產能全數徵用。之前,國家隊的所有工廠,都由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的駐點人員站崗、監管。
 
■6月起紡織所駐點人員撤出,僅以遠距掌控國家隊狀況
 
台灣每年估計進口4億個醫療用口罩,多數來自中國。疫情之後,經濟部組成口罩國家隊擴大國內產能、支應需求,除提供生產機具,訂下每個國家隊工廠的增產標準值,以每片2.5元價格收購,超出標準值每片再加0.5元激勵獎金。

但參與指揮中心「查偽劣口罩」會議的官員指出,6月起開放讓口罩可以自由在市場上銷售時,國防部協助包裝口罩的國軍弟兄以及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的駐點人員都陸續撤出,不再全天候盯場,僅由遠距掌握,以及檢驗單位管控進入通路的產品品質。

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在部務會報前受訪時指出,一直都在監控口罩進出口情形,進口的口罩確實大部分都是從中國進來,而被查獲的廠商也確實有跟中國進口口罩。王美花表示,廠商拿到藥證才能製造醫用口罩,而經濟部也是根據藥證進行徵用,若廠商刻意將中國製口罩混用至台灣製口罩中,後續將會有相關配套,也會釐清相關事實,並與衛福部密切合作。
 
■涉案加利老闆:我做了不良的示範!
 
據了解,今年3月海關查獲加利科技進口口罩機台與少量打樣的口罩,由於上頭清楚有Made in Taiwan字樣,因此當時開罰後整批口罩全數銷毀,只讓口罩機台入關。此次又被查出以中國進口口罩混入實名制口罩,涉及不法的加利科技老闆林明進,接受《報導者》查證時,簡短回覆:「抱歉,我做了不良的示範,但我不是黑心,因為交貨在即我是以等級更高的工業用口罩(註:林明進認為,工業用口罩過濾99%空氣物質、醫用口罩的過濾95%)混用,社會可以罵我,但別把口罩國家隊都拖下水。」至於此案是否如林明進宣稱混用「等級更高的工業用口罩」,仍有待進一步檢驗與釐清。

加利八里廠出貨的藥局及衛生所主要分布在新北市10行政區,包括三重、新莊、蘆洲、五股、林口、泰山、八里、淡水、三芝、石門,其他少數分配於宜蘭縣及台北市。食藥署強調,民眾若買到口罩本體標示「Carry mask」的口罩,可於9月4日起至9月11日至有販售口罩實名制1.0的藥局或衛生所換貨。
 
###【《報導者》編輯部說明】###
 
《報導者》曾於今年3月至4月間採訪加利科技老闆林明進,談身為口罩國家隊為台灣防疫的心情。當時曾向協助經濟部統籌口罩國家隊的窗口、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查證,確認加利科技確為國家隊成員,同時也有GMP標章以及藥證。當時記者前往加利訪查4次,廠內有5名國軍協助包裝口罩,同時也多次採訪工業局及被派駐在加利科技的紡織所員工,多方核實,獲得駐點人員專業確認,該工廠技術及產量皆達水準。
 
今日加利科技被查出以中國製非醫療用口罩混用後,記者立刻採訪林明進,林明進表示自己「做了不良的示範」。今天傍晚網頁暫時無法檢索此篇報導,是因為我們正在重新採訪、並決定原來的文章前加入最新進展,已出版的內容則不會做更動,特此向讀者說明。
 
對於加利科技涉及以中國製的非醫用口罩混入,雖然涉案時間在當時報導之後,我們仍深感惋惜與遺憾,同時也虛心檢討,儘管新聞事件與人物存有不可預測的變數,但未來針對報導的主題,《報導者》將更強化多面向的查證與田野,持續盡最大的努力提升報導品質與精確。(文/嚴文廷;圖/中央社)
 
#報導者 #口罩 #MIT #口罩國家隊 #加利 #Carrymask #衛福部 #經濟部 #COVID19 #疫情


Tags:

About author
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 台灣正在經歷一場劇烈的歷史性改變,不論是新舊世代的價值變遷,或者新舊媒體的典範轉移,對新聞工作者都是全新的挑戰。 然而,無論挑戰多麼嚴苛與艱難,我們依然對新聞工作充滿熱情與信念,並且知道台灣社會需要一個能以真實而深度的報導,去挖掘重要議題、監督公共政策、推動進步價值,拓寬我們的國際與文化視野的媒體。 因此,我們決定成立一個新的新聞網站:報導者。 「報導者」這個名稱說明了我們將回歸新聞工作的初心與本質,致力於具有手作質感的深度報導;而做為網路新媒體,我們也將勇於探索網路新工具與呈現方式,重視網路的公共性與開放性,並結合各種進步價值與公民力量。 更具體而言,「報導者」會關注三大領域:在地議題的深度調查、國際與中港專題、文化與思想報導/評論。 「自己的新聞自己救」,我們深信,除了犬儒、失望與憤怒, 要改變台灣的新聞環境和公共領域,我們必須勇敢地往前走出一條不同的路,開始一場台灣的新聞小革命。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
View all posts